在雞群養殖生產中,種公雞的飼養不可忽視,因為種公雞起到配種的作用,對養殖場的效益很關健,那么種公雞怎么養呢?要養好種公雞,應從育雛期時開始抓起,一起來了解下種公雞的飼養要點:
1 育雛期
育雛期的重點是培育出健康的種公雛,該階段公雞發育的重點是骨骼、羽毛、免疫系統、心血管系統以及睪丸的生長發育等,只有給予仔細的管理以及精心的飼養,才能確保其成活率保持較高水平。雛雞到達育雛舍后,要及時供給飲水和飼料,以促進其免疫系統、消化系統等能夠盡快發育完善,同時能夠確保體重均勻度較好。飼喂量要參考飼養標準進行靈活計算,一般1~7日齡階段,雛雞主要通過使用料盤喂給飼料,1星期后更換成使用料桶喂料,且料桶高度還要根據公雛背部高度的變化隨時進行適當調整。另外,要確保種公雛的早期體重和骨骼發育符合標準,這是由于受精率與骨骼大小之間具有緊密聯系,也就是公雛的脛骨越長,具有越高的受精率。因此,要求種公雛在出生1星期后必須符合規定體重,飼養4星期后的體重要求必須達到690g左右,只有當體重符合標準后才能夠開始進行限飼。建議公雛出生后的1~2星期內飼喂商品肉仔雞1號顆粒破碎料,3~5星期飼喂種雞育雛顆粒料,并任其自由采食,但要控制每只每天的最高采食量在69g以下。為確保公雞體重適宜,必須堅持每星期進行2次稱重。雛雞通常在6~8日齡進行斷喙,必須選擇技術熟練的飼養技術人員進行該項工作。種公雞斷喙必須準確,過短或者過長都會對其今后的配種產生嚴重影響,從而使其種用潛力的發揮受到抑制。種公雛的斷喙標準是從鼻孔邊緣到斷處之間具有2mm左右的距離。另外,公雛斷喙前后還要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多種維生素,預防發生應激。
2. 育成期
育成期的重點是保持種公雞體重處于最佳水平,并根據均勻度和體重的大小計算飼料供給量。種公雞在該階段首先要更換飼喂營養水平較低的育成雞料,每千克含有11.O~12. OMJ代謝能,15. 0%~15. 5%的粗蛋白質,0.85%~0. 90%的鈣,以及0.38%~0.45%的有效磷;還要采取限制飼養的方式,可選擇每天限飼、隔天限飼或者五二限飼(即每星期限飼2d)等方法,由此減少公雞胸部多余的肌肉,促進腿部的良好發育,減少體內沉積的脂肪,確保體重處于標準范圍內。如果雞群體重適宜,每星期每只飼料量可增加2g;如果體重比標準要低,要適當增加飼喂量,通常按照每只每天增加1~2g飼料,從而使其在2~3星期內體重符合標準;如果體重比標準要高,注意不能夠立即減料,而是先維持原有水平,且不再提高飼料量,直到恢復到標準體重為止。當停料時,冬季每天供給2次飲水,每次大約1h;夏季每天供給2次飲水,每次大約2. 5h。這樣不僅能夠使舍內墊料保持干燥,還能夠防止發生寄生蟲病。另外,肉用種公雞育成期非常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性成熟和體成熟同步進行,且如果能夠很好的結合控制限飼與光照,就能夠通過調整光照的時間和強度來控制性成熟,從而使二者同步。與種母雞相比,由于種公雞性成熟要略早,因此在該階段公雞舍每天要比母雞舍增加2h的光照,不然在混群后容易發生母雞攻擊未性成熟的公雞,從而導致其終身受精率降低。另外,在公雞19周齡還要進行第二次選擇,一般要選留具有明顯第二性征的公雞,并確保其外貌符合品種特征,雙腿結實,體格健壯,且體重要比母雞高出40%。
3 合理使用
種公雞的訓練。為促使種公雞能夠建立較好的性反射,可在145~154日齡階段進行適當的訓練,即每2d進行1次采集,通常連續進行4~5次訓練就能夠建立性反射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種公雞進行采精訓練前,要剪去泄殖腔周圍貼近皮膚的羽毛,防止影響采精操作以及污染精液。采精。采精人員要操作熟練,控制按摩時間適宜,同時適當用力捏擠泄殖腔。種公雞采精過程中,舍內環境要保持安靜,防止其由于受到驚嚇或者精神過于緊張而影響采精。種公雞適宜的采精頻率是每星期進行4~5次,且最好能夠隔天進行采精,如有需要也可以連續采精2d休息1d,但必須注意供給充足全面的營養,且持續時間不能夠過長。為保持受精率處于較高水平,要適時進行新種公雞的補充,要求在晚上進行,能夠避免發生斗毆,還要注意在補充后對雞群情況進行觀察。
4 加強選種
肉用種雞的選種通常在8周齡左右進行,且公雞的選擇率往往要略大于母雞。挑選種公雞時,要求體形外貌符合肉用種雞的雄性特征,體圓、胸寬、羽毛整齊而亮澤、腿爪粗壯,體重超過育種方案平均體重或者在平均體重±2個標準誤差范圍內。如果公雞體重過小、體質瘦弱、存在病殘、長尾過早或者腿細高,要及時進行淘汰。根據母雞數量以及公雞品種確定選留的數量,通常每100只母雞中可選留公雞12~14只。20~22周齡在公、母雞進行混群時還要再進行一次選擇,將體重沒有超過標準體重90%或者存在畸形和病傷的公雞進行淘汰。在這次選擇中,每100只母雞中選留公雞9~11只即可。另外,在配種階段還要隨時認真觀察雞群狀況,及時將存在腿疾等病癥和生產性能較差的公雞淘汰。
種公雞的飼養從育雛期時開始抓好,再通過育成期,達到配種要求后進行合理使用,這樣利于提高雞群的配種率。土公雞價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