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我們的鱔魚養殖過程中,水溫低于15oC時,鱔魚的吃食量明顯下降,水溫在10oC以下時,一般會停止攝食,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進入冬眠狀態。由于經過長時間人工飼養網箱內會積累大量的糞便,水草老化及網箱因附著物過多不易進行箱內外水的對流,造成箱內水質惡化,鱔魚通過長時間的人工飼養,密度加大等情況導致鱔魚的免疫能力降低,對疾病和環境突變的抗應激反應能力下降,進而會導致鱔魚在冬季冬眠時常有大量死亡,給養殖者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。經過多年對養殖實踐進行總結,認為網箱養殖鱔魚越冬死亡有多種原因,并可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。
一、體質管理
由于鱔魚自身體質太差,對環境變化特別是水溫巨變和病害的抗逆力差而造成死亡。因此,從越冬前的秋季開始就必須加強飼養管理,以增強鱔魚自身體質。
主要措施是:
1、越冬強強化培育,鱔魚體質好壞直接關系到其越冬的成活率,所以越冬前必須投喂含豐富蛋白質和一定脂肪量的飼料,搭配鮮活魚漿,投喂量一般以2小時內吃完為宜;
2、長期內服“鱔魚金維+鱔魚誘食促長劑”補充鱔魚生長過程中必須的維生素和最適鱔魚生長的蛋白,在停食前20天全程內服“肝膽泰樂+高穩維西+生命元”增強鱔魚自身的體質。
二、水草管理
冬季網箱中的水草大多要枯萎,但鱔魚仍需要棲息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中。這時如果水草太少或該層無縱橫交錯的密集水草,則鱔魚就沒有良好的棲息場所,最后落入網箱底部缺氧死亡。同時網箱中的水草若不能覆蓋水面而結冰,時間過長也會導致鱔魚死亡。
預防方法:越冬前因在網箱中培植大量的水草,把枯萎的水草撈出網箱。水草品種以水花生最好,因為它的水上水下部分都很發達,且其水下部分冬季仍不會死亡。由于冬眠期鱔魚活動能力極弱,外界干擾會使它落入水質極差的網箱底部,又無法回到水面的水草中而缺氧窒息死亡。因此,冬季切莫隨意拉動水草和攪動水體。
三、水質管理
冬眠期間,鱔魚主要依賴退化了的鰓和皮膚呼吸水體中的氧氣,如水質不良,水中缺氧,也會造成鱔魚死亡。因此,越冬期間保持良好的水質同樣至關重要。
管理方法:
1、加深水位,水深保持在1.5米以上。水深,溫度變化慢,且表面不易結冰,有一定的保溫性,為鱔魚越冬提供有力條件;
2、保持水體一定的肥度,經常加注新水并保持高水位,冬天光照少,溫度低,藻類繁殖緩慢,池塘易缺氧,保持水體有一定肥度可解決此問題,條件允許可定期向網箱內撒“原子氧”以保持網箱內溶氧充足,同時定期使用“水博士”穩定水質。
3、及時破冰,鱔魚對低溫的耐受能力一般在1oC,當溫度過低,導致水面結冰的時候,及時破冰,當溫度變化過大時適當潑灑“抗激靈+原子氧”提高鱔魚抵抗力。
四、病害侵襲
越冬期間主要有水霉病、腐皮病和螞蝗等危害。一是嚴重影響冬眠鱔魚的體質,二是帶病個體越冬易死亡,三是帶病個體疾病易傳播。因此,越冬前必須嚴格防病,有病則要及早治愈。除了通過前面的水質管理、增強體質外,還應注意定期使用“超碘”消毒,一般每個月一次即可。在天氣變化較大時,網箱內及時潑灑“抗激靈”提高鱔魚抗嚴寒、抗應激、抗疾病的能力。
本文來源:水世紀華中團隊
本文作者:楊忠寧
本文審核:榮道斌
本文編輯:唐紅梅